瑞典的钢号原采用瑞典工业标准 SIS(Svensk Industri Standard)的表示方法,如今大多采用瑞典标准 SS(Svensk Standard),但目前尚未完全过渡,部分仍沿用 SIS 标准,因此在近年涉及钢号的文献资料中常写作 SS(SIS)。
瑞典钢号的表示方法与钢类划分紧密相关,通常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;若按用途划分,又可细分为普通结构用钢、机械制造用钢、压力容器用钢、表面硬化钢、调质钢、易切削钢、弹簧钢、工具钢、不锈钢等类别。
SIS标准的钢号采用四位数字编号,大部分由MNC(Metallnormcentra-len)制定。而 SS 标准的钢号是在 SIS 四位数字编号前加 “14”(表示钢),形成六位数字编号(如 SS 14××××),其本质仍与 SIS 标准的表示方法基本一致 。
SIS钢号编码规则
SIS 标准第一位数字用于区分碳素钢或合金钢,“1” 表示碳素钢,“2” 表示合金钢。
- 碳素钢(SIS 1×××)
SIS 钢号前两位数字按 12、13、14……19 分组,从 12 组至 18 组,钢号对应的碳含量呈递增趋势。按用途区分:
——12××、13××、14××:涵盖用于棒材、板材、管材及锻件的不同碳含量低碳钢,适用于普通结构用钢、压力容器用钢、渗碳钢等领域。同一钢号下,还细分为镇静钢、半镇静钢和沸腾钢;
——15××、16××:中碳钢,常用于调质处理,或作为感应加热、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的材料;
——17××:碳素弹簧钢;
——18××:碳素工具钢;
——19××:易切削钢。
- 合金钢(SIS 2×××)
SIS 钢号前两位数字组合用于标识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(通常指含量最高的元素),具体对应关系如下:
——20××:硅(Si)钢;
——21××:锰(Mn)钢;
——22××:铬(Cr)含量低于 10% 的铬钢;
——23××:铬(Cr)含量高于 10% 的高铬钢;
——25××:镍(Ni)钢;
——27××:钨(W)钢;
——29××:含铝(Al)或钒(V)等其他合金元素的特殊钢;
——24××、26××、28×× 为保留编号。
SIS与我国部分钢号近似对照举例:
碳钢 | 合金钢 | ||
SIS | GB | SIS | GB |
SIS 1412 | 20 钢(GB) | SIS 2090 | 55Si2Mn 钢(GB) |
SIS 1650 | 45 钢(GB) | SIS 2230 | 50CrMn 钢(GB) |
SIS 1880 | T10 钢(GB) | SIS 2302 | 1Cr13 钢(GB) |
SIS 1912 | A12 钢(YB) | SIS 2750 | W18Cr4V 钢(YB) |